--> 孫大石—作者作品列表—靜逸齋書畫網--畫廊|書畫|濟南畫廊|山東畫廊|書畫作品|收藏和銷售頻道
國畫作者—孫大石
編號
作品名稱
創作時間
尺寸
價格(元)
銷售情況

【作者簡介】

孫大石,1919年生,高唐縣三十里鋪鄉孫莊村人。他就是我國當代著名中國畫家——孫大石先生,亦名孫瑛。他擅長山水畫,其寫意水墨山水畫既有傳統功力又有時代的韻味,富有創新意識,是在本世紀后半葉推進中國畫改革進程中一位重要的藝術家。 由于孫大石特殊的人生經歷,他沒在機會進入藝術院校接受系統的專業訓練,而是在軍旅生涯中開始了他的藝術追求,后來又有過一段從事藝術教育的沉潛,憑著自己的悟性和加倍的努力,他在水彩畫上發端,繼而在中國畫上探索實踐,中年時期就在臺灣畫壇占據了重要地位。50歲后移居美國,得以精心深入到中國繪畫傳統之中深究本源,又再繼續鍛造新時代的創造意識,他的中國畫作品終以全新的面貌令同仁贊嘆。60歲后帶著他的創造成果回到祖國,在很短的時間里,很快融入國內中國畫創作的洪流之中,并以自己的獨特面貌在群雄紛爭的中國畫界取得了無可爭辯的地位,成為畫壇一位深受擁戴的藝術家。 臘月里的高唐縣城到處洋溢著濃濃的年味,街上行人正忙著置辦年貨,噼噼叭叭的爆竹聲也不絕于耳。在街上打聽孫大石家怎么走,就會有人熱心地告訴你,在北湖邊上,孫大石美術館里。旁邊還有知情的相告,孫老先生平時在北京住,現在正在高唐這邊的家里呢。 叩開門,身板挺直、鶴發童顏的大石先生出現在記者面前,看上去頗有些仙風道骨。老人熱情地親自領我們參觀他的美術館,并講解每幅作品的創作背景,回答記者的提問,思維清晰,語言流暢,全然不像是85歲的高齡。 孫大石從小就對畫著迷,七八歲的時候,還給四叔家新修的影壁墻畫了幅“蘇武牧羊”。9歲時,母親去世,自此,孫大石飽嘗人間冷暖,成了一名小學徒,開始了四處漂泊的生活!捌撸摺笔伦儽l,他參加抗戰,然畫興不減,速寫簿從不離手,因而奠定下扎實的寫實基礎。 1949年孫大石去臺灣,專門從事美術教育工作,并參加各種美術活動;I建“中國現代畫學會”“四海畫學會”“中國現代水墨畫學會”等,為中國傳統繪畫的變革和創新沖鋒陷陣,其聲望與張大千、黃君壁等人齊名。 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,孫大石先生曾在馬來西亞、澳大利亞、德國、美國、新西蘭、巴西等國家舉辦個展或聯展,在日本舉辦四次個人展覽,其藝術成就在這些國家引起轟動。 1974年應美國21世紀畫廊及紐約圣若望大學之邀,赴美國講學舉辦畫展,同年定居舊金山。他在美國舊金山、加州、威斯康辛州、紐約等地舉辦個展,并在西洋畫創作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。 1982年孫大石先生偕夫人謝從玉回國定居。 孫大石先生為中國美協理事、全國第六、七、八屆政協委員、曾任文化部僑聯主席、中國華僑文學藝術家協會會長,受聘多家藝術團體顧問。 1946年8月,豐子愷與家人從重慶回故鄉,途經漢口,在漢口舉辦速寫畫展,孫大石在畫展上把自己的作品拿給豐子愷先生看,并自我介紹說,我沒有老師,我的很多速寫方面的知識都是從你的《圖畫講義》里學來的。豐先生看了他的速寫,高度贊揚了孫大石的作品:“大家在精神、名家在氣象、骨性天成、各行其是,此幀骨格昂然堪稱佳作”,并書贈作品。 1948年,孫大石在青島業余美術學校夜間素描學習班上,結識了剛從北平國立美專畢業的張鶴云先生,當時,張鶴云任教師。孫大石和張鶴云交往十分密切,張先生曾為他畫速寫頭像一幅,對這幅畫,孫大石非常珍愛,一直保存至今。 1982年9月底,孫大石終于見到了仰慕已久的同鄉李苦禪先生。當時的李苦禪已經80高齡了。之后,孫大石曾把自己的一幅《江帆風順圖》帶給李苦禪看,李苦禪很欣賞他的鮮明風格,為此題字:“師自然即師造化。上帝造萬物,畫者亦能造萬物,畫自家畫,即開辟自家蹊徑也。孫瑛弟攜近作來觀,即題數語以勉之。八十六苦禪!绷顚O大石遺憾的是,沒得到李苦禪更多的指教,李苦禪便于1983年6月11日去世了。 談起這些幫助過自己的人,依稀如昨,令孫大石非常思念。另外,談起黃胄、周思聰、尹瘦石等已逝好友,老人更是感慨。 在跟孫先生聊的時候,他的老伴謝從玉不時以濃濃的湖南話在一邊補充。再過兩年,就是兩位老人的金婚之年了。 1944年,在湖南津市的孫大石,經常到一住在當地一小商人家的同事處去玩,結識了商人的女兒謝從玉,一來二去,兩人便產生了感情,不料卻受到了謝從玉父親的強烈反對,謝從玉便同孫大石一起去找自己的舅舅幫忙說情。1944年4月,兩人結婚。 1949年,孫大石與謝從玉到達臺灣,因孫大石說了一些不滿現實的話,被關押。失去了生活來源,謝從玉靠賣菜、縫麻袋賺點錢維持生存。每周兩次給孫大石送飯成了她最大快樂,看著丈夫高高興興地吃下她做的飯,所有的委屈和疲勞全都消失了。 1957年3月3日,他們的女兒孫慶蘭出生,4年后,兒子孫慶勝也來到了人間。為了補貼家用,謝從玉在院子里養雞養鵪鶉,相夫教子,雖然日子過得清貧,但回憶起來,兩位老人依然覺得非常難忘。 1979年,已定居美國的孫大石夫婦回國探親,回到了闊別30年的故鄉,謝從玉見到了還健在的父親,1982年底,謝從玉再次回國探親,在家住了將近兩個月,回到美國后,思鄉情更切,謝從玉幾乎天天要求孫大石馬上回國,謝從玉給孫大石下了最后通牒:你要是不回去,我就一個人回去! 兒女們也不理解:人家都千方百計地要出來,你們卻堅持要回去,太奇怪了。 1982年7月,他們辦理了相關手續,終于回國定居了。后來建成孫大石美術館后,兩位老人便在北京住半年,回高唐住半年,在兩地安享晚年。 大石夫婦回報鄉里的義舉,在高唐已是有口皆碑了。 1979年,首次回到故鄉,看到孫莊小學破爛不堪的樣子,孫大石心情非常沉重,返美后即寄來1000美元,整修了學校,為學生做了桌椅。他小時候曾在附近的曲莊小學念過書,回家后看到曲莊小學也很破舊,于是便集資25萬元,在孫莊、曲莊之間修建了孫大石希望小學,附近的孩子都可以到這里上學,為孩子們配備了電腦,教學設備也非常先進。 兩位老人還拿出10萬元在高唐縣的最高學府————高唐一中設立了孫大石獎學基金,每年前10名升入大學者,均可得到此項獎學金,孫大石也被學校聘為該校名譽校長。1996年與故鄉縣政府合資興建孫大石美術館,他捐贈給高唐縣的自己所作及收藏的幾百幅作品,被陳列在該美術館。另外館里還有一件鎮館之寶,那是河北一家大硯雕刻廠仰慕孫大石的聲望,由五名精工耗時3年雕刻而成的一方特大巨硯,此硯有87條龍組成,另有黃河、長城,蒼松翠柏,瑞雪隕石,氣勢磅礴。巨硯高1.5米,長4米,寬2.5米,重十余噸,堪稱國寶。據悉,孫大石也已將它捐給了高唐縣。 1999年—2000年他投資70萬元,在家鄉修建幼兒園、老年活動中心、孫大石希望小學,其學校規模及檔次在全縣鄉鎮小學中是屈指可數的。 孫大石先生沒有師承,全靠勤奮和天賦,為后人樹一代風范,他的繪畫藝術不屬于哪一流派,靠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探索,在神圣的藝術殿堂里占有了重要地位。他愛國愛家鄉,為教育斥資,澤被后輩,更是樹了一座德藝雙馨的豐碑。

您是第31024位訪問者!
樱桃视频官网APP下载_樱桃视频18入口在线观看免费_樱桃视频APP下载污_樱桃污视频下载入口